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非塗佈紙反傾銷案 造紙業出版業激烈攻防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十七日電)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申請對自日本、中國等進口非塗佈紙課徵反傾銷稅案,引發國內紙廠與出版、印刷業對立。造紙業指進口傾銷抑制國內紙價合理調整,致使紙廠營業利益下降,面臨生存威脅;出版、印刷業則指台灣紙價長期偏高,國產紙業市占率逾八成,根本未受進口損害。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今天就台灣區造紙公會申請對日本、中國、印尼等進口非塗佈紙課徵反傾銷稅案,召開產業損害最後調查聽證會。

由於財政部初步調查已排除印尼廠商及兩家中國廠商涉案性,這項反傾銷案僅針對日本及部分中國廠商進口產品進行調查,貿委會預定8月3日召開委員會議,認定最後產業損害是否成立。

由於非塗佈紙廣泛應用在教科書、雜誌出版品上,一旦確定課徵反傾銷稅,可能牽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揚,反傾銷調查去年啟動以來,受到國內高度關注。

支持此案的紙業,以及反對此案的出版、印刷業均投注極大心力參與調查,由今天的攻防來看,兩造對於產業損害調查所得數據是「一套數據,各自表述」。

造紙公會理事長郭清雄表示,進口紙與國產紙同質性極高,行銷通路亦同,品質沒有差別。近年國際漿價大漲三成,漿價占造紙成本六成,能源也漲了一兩成,國內紙價卻因進口傾銷產品抑制而無法合理反映。

造紙公會監事林谷豐說,造紙業是連續生產,停工一天會造成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損失,紙廠盡量避免以停機來調節生產,但在進口傾銷威脅下,永豐餘去年不得不關掉一台紙機,正隆預定今年7月關兩台紙機,日皓紙業也打算減產。

他說,雖然國產品市占率在去年仍有87.3%,比前年增加5.12個百分點,那是因為國內總需求量減少,分母變小所致,事實上國內產業營業利益在下降,去年稅前損益比前年減少72.8%,投資報酬率也減少86.4%,很多紙廠都是賣股票、出售資產來避免虧損。日本、中國涉案產品進口量2005年、2006年卻成長46.2%、50.5%。

代表反方的大鄴紙業及瀚文企業委任律師黃鈺華表示,涉案產品進口事實上並沒有重要程度的大量增加、削價,不能僅憑臆測就認為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損害或有損害之虞。

她說,若扣除財政部已排除的膠帶用紙、印尼及兩家中國廠商,進口非塗佈紙量只占國內總需求3.6%,怎麼可能會有構成產業損害或損害之虞?國產紙市占率逾八成,才是真正的價格決定者;而且進口產品價格約為每噸2萬9千元至3萬1千元,高於國產品的2萬5千元,國產品近期價格也有上漲,價格並未受到壓抑。

黃鈺華說,永豐餘關掉紙機是因那是50年以上的老機台,不符生產效益,正隆7月份要關的兩台機器也有40年以上歷史,日皓是調整機台用途,興中根本沒有減產,是把生產道林紙的機器轉而生產價格更好的牛皮襯紙,這些生產變動與進口傾銷沒有關係。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產業委員葉君超表示,近來國際漿價雖大漲,但紙價大致平穩,台灣紙價長期偏高,高於亞洲平均紙價,也高於韓國紙價。若課徵反傾銷稅,台灣出版業成本一年要增加12億元,出版業更難生存,更嚴重的是每家紙廠的紙色、觸感都不同,課徵反傾銷稅限制進口,將剝奪出版業選擇自由,會使創意受限。

日皓總經理林哲慧對出版業者溫情喊話,強調紙業與出版業是長年夥伴,紙廠深切了解出版業近年面對的困境,也竭力協助,未充分反應成本而調高紙價。國內紙業並非一昧反對進口紙,但無法再隱忍極少數進口商傾銷損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