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台灣復出口貿易可能是短期現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三日電)復出口貿易對台灣是一個新興現象,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劉碧珍分析,受「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帶動,2006年復出口占台灣總出口比重已成長至5%,值得關切的是,一旦轉變成「海外接單、海外生產」,復出口即可能縮減,可能只是個短期現象。

劉碧珍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出版的「全球台商e焦點」,提出對台灣復出口是長期或短期現象的分析。

她表示,所謂「復出口」是指貨物進口後,其外表形狀、本質、或效能等未經重大加工改變即予出口者、另外是進口貨物被退運出口者;復出口對台灣是一個新興現象,1995年占台灣總出口比重不到2%,近幾年成長速度頗快,到2006年時已達5%。

劉碧珍指出,經過調查後發現,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越高,或台灣所生產的產品為海外下游時,廠商從事復出口可能性也顯著提高。

廠商從事復出口主要原因是「物流或營運中心設在台灣」、「關鍵技術在台灣」與「充分利用台灣產能」,此外,「客戶要求從台灣出貨」也是一項重要原因,因為售價提提高出5%至20%,可見「從台灣出貨」具有無形的商譽。

分析顯示,復出口為台灣廠商全球運籌一部分。對於台灣廠商而言,擁有關鍵技術、生產製造以及運籌配銷的能力,是其特有的、專屬的優勢。

劉碧珍分析,雖然復出口充分顯現台灣廠商全球運籌的能力與需求,但不論統計或計量分析均顯示,廠商復出口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及海外投資之間,有著高度密切關聯性。

換句話說,復出口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及海外投資所帶動附帶效應,是海外生產或價值鏈運籌的一環,因此,此一現象有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現象。

在「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持續增加,海外投資持續成長情況下,預計台灣復出口將持續成長;一旦「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逐漸轉變成「海外接單、海外生產」,或對外投資時間越久,產銷活動當地化程度越高,復出口現象可能縮減,對台灣出口影響值得關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