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頭織襪 打造董事長傳奇

人氣 60
標籤:

【大紀元6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聰秋╱專題報導) 彰化縣社頭鄉是台灣織襪生產大本營,民眾腳下穿的襪子有一半以上都來自於此,4、50年來這裡出了無數襪子夫妻、家族、村落和襪子董事長,他們經年累月與織襪機台車為伍,締造傲人的經濟奇蹟,如今情勢雖已大不如前,然而業者依然對台灣充滿信心,堅持不西進,根留台灣努力創造佳績。

社頭鄉的產業結構,基本上偏重農業,但它和縣內其他鄉鎮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裡有許多從事食品、紡織、染整、成衣、塑膠的工商業居民,其中,屬織襪的襪子和褲襪更行銷到世界各地。

因此,一提及社頭鄉,馬上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社頭「三多」:芭樂多、襪子多和董事長多。由於全鄉從事製造業的工商人口中,有過半數均投入織襪業,隨處可見與織襪相關的中小企業和家庭工廠,這些人的名片掏出來都印著董事長、總經理等頭銜,而每個人也都各有其一套專業的織襪技術,所以也讓「董事長」頭銜成為該鄉有趣的特產。

織襪產業走過台灣半個世紀,不但在台灣國內闖出一片天,也妝點全世界的每一雙腳,但如此燦爛的成績,背後有段漫長的發展過程。據說其最早的起始點,是在二次大戰後,由中國上海回到新竹的鄭學,為躲避美軍空襲,於是帶著早期手搖式織襪機疏散到社頭鄉,並在現今清水岩路一帶設立「勝利織襪工廠」,當時員工多達百人,堪稱台灣頗具規模的工廠。

隨著戰後經濟慢慢復甦,鄭學引進的手搖式織襪機生產速度慢,產量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經營與推廣織襪技術,並配合當時政府大力推廣的「客廳即工廠」政策,鼓勵民眾加入生產行列,讓一般家庭也可申請工廠用電,因此,不到幾年的奮鬥時間,就讓原是典型農村的社頭鄉,變成以織襪為大宗、農業為副的產業形態,為社頭帶來不少財富。

眾多中小型織襪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竄起,小本自行創業的董事長們,創造出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的「分工合作」外包制度,這項制度也成了社頭鄉打造織襪王國成功的原因之一,全鄉9成的廠商,透過程度不一的委外分工制度,由接單工廠、代工廠、家庭工廠完成織襪成品。

襪廠升級 ISO認證不缺席

(記者張聰秋╱專題報導)

襪子,每個人從少到老都穿得到,其功能由單純保暖昇華到強調健康與保養功能,產品日新月異,這些愈來愈讓顧客滿意的科技新襪,許多都是出自社頭鄉織襪業者花腦筋與心血投入研發、設計,製造出來的專利產品。

坐落在高鐵高架道下方的捷盈實業公司,偌大用鐵皮和貨櫃箱打造而成的廠房,廠房前豎立著1塊很醒目的招牌,招牌上寫著全國第1家通過ISO9001織襪工廠,公司總經理、也是老董事長兒子蕭銘棋很自豪地說,保證是台灣第1家,因為2000年公司打先鋒通過ISO9002認證,2003年再升級為ISO9001。

蕭銘棋表示,台灣的織襪多數外銷,地區分散在全球各地,主要以歐美為主,中南美洲與中東等地為輔,外國人很重視品管與設計控管,要與他們打交道做生意,沒有認證很難與人一較高下,所以,5年前他大手筆改造公司作業流程,申請國際認同的ISO認證。

但認證並非做生意的萬靈丹,蕭銘棋坦承,在ISO認證愈來愈普及化下,公司還是要想辦法開發新產品,用創新產品取勝,讓襪子像化妝品一樣,隨時都有新形態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蕭銘棋指出,要讓社頭鄉織襪再現1996年左右的春天盛況,業者除了在經營策略、流程管理、產品區隔及勞動力的訓練上進行調整與改變,朝少量多樣化的高價位路線努力,還要不斷結合高科技研發新產品和特殊效用,像果酸3c、抗UV防菌、抗臭、竹炭、奈米網狀絲襪等新產品,都是高科技下新產品。

專門生產彈性健康襪的達豫公司,每年內外銷生產量高達30萬雙,是台灣醫療健康襪最大供貨商,總經理張立豫表示,台灣醫療健康襪過去仰賴瑞士、德國等地進口,產品單價相當高,但近年來台灣自行研發與設計,成功把自家品牌打進國際市場。

中高齡婦女 織出一片天

(記者張聰秋╱專題報導)

創業維艱,經營一家公司就像蓋房子一樣,要讓人住得舒適安心,從設計、選建材、打地基到興建,步步都要確實,而社頭鄉織襪業者半個世紀來在全球的織襪領域闖出一片天,如今,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這天片已慢慢走下坡,業者們感慨,若政府再不奧援,這項傳統產業將難保不會成為夕陽工業。

包括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頭鄉公所、民間織襪協會等機關團體,為了重現社頭鄉「織襪王國」的丰采,透過活動和輔導計畫來重塑織襪產業新形象,但這些支援,在業者看來,相較於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的照顧與扶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根據社頭鄉公所統計,鄉內5人以下的小型工廠佔總織襪廠的比例,從1986年的32%,上升到1998年的53%,而且幾乎90%都是30人以下的小型工廠,這些上千家的織襪外銷貿易、代織廠,4、50年來有如「螞蟻雄兵」般的合作外包策略,在外銷市場闖出亮麗的天空。

織襪業者們很有骨氣,在台灣傳統產業紛紛西進下,堅持根留台灣,積極加強研發能力,轉生產附加價值更高的性感內衣、無縫內衣褲、防靜脈瘤的醫療用緊身襪及保濕保養的護套,創造毛利更好的產品。

業者透露,新產品雖然使用材料及機台的種類不同,但製造的過程卻極類似,先設計、打樣,再決定生產的原料成分比例,然後利用織襪台編織成襪子半成品(俗稱襪筒 ),縫合腳跟與腳尖,再繡色紗或染色,經高溫定型,最後包裝完成。

業者說,即便製襪機器已由早期的手搖式織襪機,演變成半自動式無提花織襪機及全自動無提花織襪機,再到全自動式電腦控制式,以及目前普遍的無滾筒式電腦控制提花織襪機,整個襪子的生產流程還是很耗人力。數十年來,就靠著家庭主婦、阿嬤級的中高年齡的就業人口,硬撐闖出一天片。

業者感慨,政府一味照顧高科技產業,相對地對於這項產業的支援卻少得可憐,失衡的情形值得政府重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單車漫遊:淡水河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建在海面上的城市
【美麗心台灣】宜蘭在地風味醬油
【1000步的繽紛台灣】內行必吃的台南美食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