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僑報(二)「愛國生意」如何運作

【大紀元2024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僑報》的前身為《美洲華僑日報》。後者在1989年六四屠城慘案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之時,編輯部內部意見分歧,同情學生的時任總編輯譚華煥掛冠離開,北京「僑辦」停止津貼,於1989年7月29日停刊。

中共希望找到海外代言人,於是原《美洲華僑日報》的代總編輯鄭依德重組編輯部,並於1990年1月5日創辦了新的《僑報》,隨後成為北京的提線木偶。

隨著時間的推移,35年來,《僑報》還在政商網絡上編織成了一張廣泛的網。

接上文:聚焦僑報(一)中共黨媒如何在美隱身落戶

99年中共鎮壓法輪功 范東升調赴紐約

2017年,《外交政策》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北京如何在美國媒體中建立影響力。文章提及,鄭依德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表示,《僑報》沒有就其編輯內容與任何中共政府部門或黨組織溝通,也沒有從任何政府或政黨獲得資金,其收入來源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廣告。

儘管通常報紙的所有權與編輯權是分離的,但大紀元記者發現,《僑報》的編輯主管也來自中共政府的調派。例如,1999年范東升調赴紐約任美國《僑報》社長兼編委會主任,同年中共發動鎮壓法輪功的運動,《僑報》頭三年內刊登至少320篇妖魔化法輪功的文章。

2024年4月8日,《僑報》在曼哈頓中城40街的辦公室。(Chung I Ho/The Epoch Times)

范東升的履歷顯示,他歷任中宣部新聞局理論教育處副處長、中新社專稿部主任、《華聲月報》(隸屬國僑辦)雜誌社長兼總編輯、香港亞洲文化公司副總經理、美國《僑報》社長兼編委會主任、中新社編委等職,同時兼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中國記協)理事等職。

「人民日報」美國版

儘管《僑報》未在美國司法部註冊為外國代理人,但在業界中被戲稱為「《人民日報》美國版」。前《僑報》記者表示,在司法部註冊不太可能引起華人社區的警覺,因為許多使用簡體字的中國大陸移民仍然會相信《僑報》的報導。

他說:「《人民日報》沒人看,但它以美國《僑報》的形式出現時,還是有人看的,他們會相信它說的話。比如官方報導『我們反貪反腐取得重大成績』,一般讀者會信『取得重大成就,習近平真的反貪』,但我們會反過來看『中國的貪腐非常嚴重』。」他提到在做記者期間,自己也不看A版內容,「什麼三中全會,四中全會,跟我無關,誰會看?」

不過他補充說,「《僑報》有它的作用,以海外華僑的身分出現,為共產黨說好話,比如說『美國華人強烈反對美國政府如何如何』,然後大陸報導再加以引述,稱美國《僑報》文章說的,總之它『代表美國華人』。」

他進一步指出,親共僑團或公司的「一些廣告一定找《僑報》登」,「那份廣告不是給讀者看的,那是給中領館看的,意在告訴中領館:『我們替你咬了一口,回頭你要給我們馬仔好處』。」

為此,大紀元記者收集了一些廣告,例如《僑報》2019年11月26日B8整版廣告,題為「美國各界華僑華人致特朗普總統的公開信」,內容是反對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落款有228家紐約福建社團列名,領頭的即為前述的「紐約統促會」。

《僑報》2019年11月26日B8整版廣告。(《僑報》電子報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僑報》的報頭下面常年印有「國航、東航、南航、廈航中美航線唯一指定美國中文報紙」字樣,其特殊地位可見一斑。

暗渡陳倉 調查揭「愛國生意」運作模式

《僑報》沒有回應大紀元記者發送的問題清單。然而,2011版的《華僑華人藍皮書》曾專門發表《海外華文媒體現狀調查報告》,提供了更多資訊。(來源

該報告調查了全球440家華文媒體,美國許多華媒也在其中,《僑報》排第44位。報告把親共華媒的商業理念說得相當直白,即在海外傳達中共政府的立場和提升國際形象,同時也要賺錢。他們建議中共政府多多支持他們,而不是讓官方媒體走出國門與他們「搶地盤、搶市場、搶飯碗」,「把每年數千萬的外宣經費白白浪費掉」。

他們陳述的理由是:中共自己在海外辦報總是讓西方社會戒備,而當地華人主辦的媒體由於其與華人社區的天然關係,已成為西方各級政府爭取華人支持和選票的重要渠道,這塊「海外的陣地」應該好好利用。要是不加支持,就會讓「法輪功的報紙搶占市場」。

這份22頁的報告裡面說,海外華媒遇到資金短缺問題,希望中共相關部門給點幫助,比如注資、建立扶助基金、經濟補助,來加強他們「對祖國的向心力」。其中美國華媒提出,中共要增加在海外的話語權,就得多給政策和經費支持。

該報告進一步建議,中共應「選擇性地扶持有代表性的華媒」,提供免費新聞內容資源,並支持華文教育。但「直接注資或給予經濟支持可能會引起外交問題」,所以媒體建議政府提供其它形式的支持,為他們牽線搭橋,例如:

讓海外傳媒為地方的外宣服務,滿足各省市在海外的宣傳需要;以廣告方式刊登招商信息或華人政策信息,一來發布消息,二來以廣告贊助海外華文媒體;連接國內廣告來源,增加收入;經常組織回國培訓、研修學習、辦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或給予資助、獎勵;由國僑辦牽頭,聯合外宣、統戰、人事、外交等部門,共同實施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報告的作者鄭文標在2011年發布報告後,於2012至2013年期間調職至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政策法規司。

案例一:中共利用媒體搞統戰

早在1950年代,中共黨魁毛澤東就叫新華社「把地球管起來」。但媒體的影響力很難具體界定,因為它對社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中共如何透過媒體來塑造和影響華人社群的政治立場,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可以佐證。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共僑務辦公室開始加強對紐約傳統僑團的滲透,以改變華埠長期支持中華民國,並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局面。他們當時放言:要在十年內把各地的僑社從「白變紅」,改變僑社的政治取向。

在2010年《僑報週末》刊登的文章「紐約黑幫系列之嘆盛衰皆雲煙」中,描述了1981年,《北美日報》的寧記者(寧輝鄂)因誤闖協勝公會的年會,結識了被稱為「七叔」的協勝公會傳奇人物的經歷。通過這次採訪和報導,寧和「七叔」建立了聯繫。

隨後,寧輝鄂向紐約中領館的僑務領事孔浩洲報告此事。有一天,孔浩洲提出要求,希望能夠安排曹桂生總領事與「七叔」見面。寧輝鄂隨後找華僑總商會會長應行久,得到了其支持。得知七叔的侄女要來美國,廣東不給發護照,孔領事幫她兩天就拿到護照,促成與「七叔」的會面。

應行久主持了見面的宴會,總領事曹桂生夫婦,「七叔」夫婦,以及廣東省著名粵劇大師「紅線女」都出席。因「七叔」的夫人是紅線女的老朋友,歡宴後「七叔」很高興,表示願意提供協助。文章說,曹桂生總領事心知「七叔」是唐人街多次反共遊行的「大後台之一」,因此單刀直入提出:中共領導人即將訪美,希望「七叔」能幫忙阻止華人社區的反共遊行示威。「七叔」說沒問題,到時候不會有示威活動。他兌現了承諾。

數年後,已擔任深圳外辦主任的孔浩洲與寧在釣魚臺台國賓館會面,孔津津樂道地說,「什麼是統戰?這就是一次成功的統戰」,並稱讚寧輝鄂「對國家做了貢獻」。

在這次事件後,台山僑務網指出,過去的「過左」政策對華僑及其家屬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包括錯殺、錯關華僑、鏟除華僑祖墳等,導致華僑及其後代傾向於支持台灣。他們「通過領事館了解到他(七叔)在鄉下有一房子被錯誤沒收」,為了爭取七叔,他們「主動發還並通過渠道告知了他」。

文章強調,七叔等人在紐約的親台灣僑社中「影響力很大。做好這些人的轉化工作,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震撼力,事半功倍,能加速他們所控制的社團的轉化。」因此,他們「採取特事特辦、適當照顧的靈活做法」,「為轉化工作打下基礎」。(來源

案例二:新年遊行和祕密警察局

媒體滲透和中共對美國華人社區的控制力齊頭並進,其影響力不容忽視。這種滲透不僅體現在新聞報導上,也體現在對特定群體的描述和輿論引導上。這些策略對於那些不懂英文,生活在封閉圈子中與主流社會有距離的華人新移民來說,尤其具有操縱性。

在紐約唐人街,法輪功學員曾遭到暴力攻擊。例如,2003年6月23日,華人聯合總會會長梁冠軍等人在怡東大酒樓門前圍攻發資料的法輪功學員,將李軍、朱偉勇打傷。當時梁冠軍說「是法輪功就打」「打死你!」事後,他被市警局5分局控以三級攻擊罪。

在2008年2月10日的曼哈頓中國新年遊行中,法輪功的參加申請首次被主辦方繁榮華埠總會拒絕,而以往因法輪功參加而選擇不參加的親共社團福建同鄉會則首次組隊參加。主辦方負責人田士銳以「潛在的安全問題和破壞」為由拒絕法輪功參加,儘管法拉盛的新年遊行每年都邀請法輪功隊伍,且未發生任何安全問題。之後福建同鄉會升格為共同主辦方,從那時起,法輪功一直被禁止參加唐人街的中國新年遊行。

再例如2008年5月和6月,法拉盛的「十里香菜館」因多次拒絕穿著法輪功字樣T恤的顧客(共十人)入內,違反了紐約州人權法,被要求賠償並禁止基於宗教或膚色歧視。

最新的案例涉及福建同鄉會會長盧建旺,他因涉嫌在華埠長樂公會開設祕密警察局,充當中共代理人和妨礙司法公正,於2023年5月被捕和控罪。他向FBI承認接受中共指使,收集法輪功學員的個人信息,並接收紐約中領館指示去華府「對抗」法輪功學員的請願。

盧建旺在接受FBI質詢時聲稱,他「從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情」,這反映了其被中共洗腦後的認知,認為協助中共定位法輪功學員和異見人士不算違法。

CRS機構在2006年5月為美國國會做的「中國與法輪功」報告中指出,「中共政府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不僅鎮壓了法輪功在中國的活動,還在中國人的眼中抹黑了法輪功,並阻止了法輪功與其它社會抗議運動之間的聯繫。」

(未完待續)

下接:聚焦僑報(三)中共在海外的戰略執行者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僑報》槍擊案嫌犯年關前匆匆出庭
《僑報》血案預計明春正式開審
《僑報》血案開審日期延後
加拉格爾分析中共統戰威脅 點名《僑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