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人住房面積增加之殤

人氣 1656

【大紀元2018年12月23日訊】在一個要想「居者有其屋」,就得全家舉債買房的國度,人均住房面積增加真的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兒嗎?然而,就在近日,中國不少媒體卻像打了雞血似的,紛紛轉載刊發了同一篇為中國人均增加的住房面積點讚的文章。

該文寫道,「40年來,城鎮居民居住環境極大改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6.7平方米增加到36.9平方米,增長了4.5倍」。文章認為,這「對經濟支撐作用愈發明顯」,因為「商品房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此外,「對財政收入貢獻越來越大」,只看「2017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5.2萬億元」便知。

從對經濟的支撐以及對財政的貢獻就不難看出,真正從這些巨額收入中獲利的,並不是購房自住的剛需,也不是所有的投資客,而只是整個樓市的幕後大佬——中共政府。來自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成本的63.19%都是稅費,包括土地出讓金(37.13%)在內的各項稅收和行政收費(26.06%)。也就是說,中國老百姓的買房錢,大部分都貢獻給政府了。

尤其是那個「土地出讓金」,就是政府把本屬於老百姓的土地再強賣給他們之後所得的收入。這跟土匪打家劫舍又有何區別?所以,中國人花費畢生積蓄、甚至舉債買來的房子也只有70年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這不是榨取民眾血汗,又是什麼?

政府若把土地所有權還給人民,即便有人囤房、炒房,房價也不會高的如此離譜。與其說,中國人幾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套房,倒不如說,這幾十年不吃不喝攢下的錢,全給政府交各種各樣的房產上的稅了。

要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長期實行福利分房」;「對於分配後的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近乎無償使用的低租金」。可見,沒有改革開放,中國人也不會淪為「房奴」。40年來,每增加一平米的居住面積,都是老百姓靠出賣血汗、省吃儉用換來的。儘管中共竭力宣揚,「改革開放40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22.8倍」,然而這樣的收入,卻讓中國人幾十年不吃不喝都買不起一套房。

國家統計局早有數據顯示,中國個人存款增長率一度從1994年的41.5%下降到2016年的9.3%。可見,「居民個人存款正在流失」。但與此同時,中國家庭的信貸規模卻在不斷擴大。來自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從2012年至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家庭槓桿率從29.7%大幅上升至48%,高於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平」。

對於「存款越來越少,債務卻越來越多」,中國人恐怕不難猜出其中的原因。從《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5)》顯示出的「低收入家庭頂著巨大的償債壓力也要購置房產」就可見一斑。「一邊熬夜加班,努力掙錢,一邊感慨人生艱難,然後讓爸媽至少把首付出了」,正是中國年輕一代購房者的真實寫照。

對於這樣的「剛需」來說,所購房產大一平米,就意味著多一份壓力。相信他們在購房時,決不會跟「人均36.9平方米」的居住面積較勁。這與北、上、廣、深所呈現出的戶型越小、越好賣的樓市現狀極為相符。

實際上,不敢跟「人均36.9平方米」居住面積較勁的,除了買房者,還有占比更大的租客。之所以要把租客算進去,正是因為中共在統計中國的「住房私有率」時,也並沒落下他們。在高達90%的「住房私有率」中,與父母同住或外出租房的年輕人也被納入統計之中。那些長期處於「蝸居」狀態的租房一族,難道會擁有「36.9平方米」的居住面積?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貧富差距遠超世界各國的當下中國,「人均「這個詞又有多大意義呢?有文章顯示,中國處在財富金字塔尖的3%的家庭擁有4套及以上住房,且住房面積多為120~150平方米;而另有20%的城鎮家庭連一套住房都沒有。請問,對於這樣的兩類群體,我們又如何來平均呢?

此外不得不說的,還有中國住房的公攤面積。中共官媒新華社已公開撰文稱,「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住房面積都是按照套內面積進行計算」;「但是中國卻不一樣,中國有一個奇葩的公攤制度,當你的公攤係數為30%的時候,你房內的面積只有70平米」。

如今,政府在炫耀中國人的住房面積增加時,採用的仍是建築面積。也就是說,中國人真正的人均住房面積,即套內面積,根本就達不到「36.9平方米」。若按30%的公攤係數來算,這一面積僅為25.83平方米。再加上,房屋質量及壽命一直都是中國樓市「大躍進」所留下的硬傷。花光積蓄、背上債務才買下的房產何時會成為「樓歪歪」、「樓塌塌」,恐怕是國人根本就不敢深究與細想的問題。

中共借「改革開放40年」來炫耀中國人的住房面積,雖如此荒誕,卻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除此以外,通過房價來榨取中國人血汗的政府所能做的,也就只剩下反省、思過了。#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深圳現「樓歪歪」 兩高樓幾乎靠在一起
李悔之:要購房者補交「土地出讓金」法律依據何在?
周小川表態 當局多管齊下遏大陸房價
北京土地出讓金首破千億 中共房地產依賴度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