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下貶 突破6.17 中國央行在擔憂甚麼?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週四(27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持續下跌,報6.1238元兌一美元。一週來,人民幣即期匯率累計下跌800多個小點,跌幅超1%。去年全年升值2.9%。最新消息,截至北京時間2月28日上午11:03分已經突破6.17關口,報6.1713。

大陸媒體報導,北京時間2月28日上午,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兌美元(6.1635, 0.0351, 0.57%)即期匯率今日開盤報6.1275,開盤後一路貶值,截至11:03分已經突破6.17關口,報6.1713。和昨日收盤價6.1284相比,今天上午即期匯率已經暴跌429點,跌幅達0.7%。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猜測 中共央行策劃人民幣貶值

國際市場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猜測,是中共央行策劃了這波人民幣貶值,因為其對近幾月的巨額資金流入、攪亂經濟秩序感到擔心。《華爾街日報》也引述熟悉中國央行想法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價格驟貶是由中國央行主導。

中國還是一個封閉型經濟,外匯匯率本由政府控制著。但近日來人民幣突然大逆轉,再看看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圖,令部分市場人士猜測:顯然中國央行在擔憂甚麼,這輪貶值只是試探性的,小規模的,防止市場出現整體拋盤撤資。

該報導中指出,過去一週中國人民銀行藉由設定較低的人民幣中間價,持續引導人民幣走貶,同時間也干預貨幣市場,指示國有銀行買進美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價格進一步推升。

英國《金融時報》則稱,中國央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不承認在引導匯率走勢。

不過,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境內銀行在在岸市場從想持有人民幣的客戶手中淨買入了730億美元的外匯,創下了最大的單月買入量。去年年中,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增加了5千億美元,達到3.8萬億(兆)美元。自那以來,資金一直在加速流入中國。到2月份趨勢發生了明顯的逆轉。

此前人民幣被推升 導致熱錢流入 阻礙經濟改革

現在人民幣兌美元重貶至近8個月來最低價位。這也是中國央行去年行動的大逆轉,當時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兌美元都重貶,但中國央行卻持續採取行動推升人民幣價位。這也導致投資熱錢不斷湧入中國,大賺匯差;不過同時卻阻撓經濟改革計劃,造成房價大漲及金融體系注入過多現金。

德意志銀行近期也對此發表評論稱:中國最近經濟數據疲軟只是人民幣走低的原因之一,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為7%至7.5%,遠遠低於2009年之前總達兩位數的年增長率。

但該行也認為,更多的可能是中國央行正在打擊長久以來建立在人民幣只升不貶預期上的投機套利交易。

投機性套利人民幣交易規模或達5千億美元

離岸人民幣(CNH)對在岸人民幣(CNY)的升水(Premium,即貨幣升值或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狀態,會導致大量的投機交易。

德意志銀行的一份報告稱,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上的結構性期權產品規模巨大。該行亞洲外匯策略師Perry Kojodjojo估算市場上美元/人民幣空倉(即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已達5千億美元。這樣大規模的套利交易使央行不得不考量背後的風險。

該報告說,為了套匯的金融衍生商品除了人民幣可交割遠期(DF)、無本金交割遠期(NDF)這樣的傳統匯率衍生品,從去年才興起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在結構性期權產品組合迅速走紅。

摩根士丹利外匯部門主管Geoff Kendrick稱,這些緊盯人民幣離岸匯率衍生出的期權產品合約在時間跨度及價值上千差萬別。他估計2013年以來銀行出售上述商品的總值可能在3,500億美元左右。

Kendrick表示,假設擁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還有一年到期的上述合約,一旦人民幣對美元跌破特定水平之後,匯價每下跌0.1都會導致每月多虧損約5億美元,意味著全年虧損60億美元。

若人民幣續貶 引發資本外逃 恐對房市信貸雪上加霜

若人民幣繼續貶值將導致更多合約觸發自動止損點令賣盤增加,投資者將被迫平倉拋售,做空人民幣進行對沖,那麼將導致整個市場都往空頭(預期貶值)方向發展。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出警告稱,原先在離岸市場通過結構性產品做多(預期升值)人民幣的投資者或將面臨致命打擊,將引發更多的資本外逃,產生流動性不足的風險,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帶來潛在威脅。

摩根大通指出,在美聯儲逐步退出貨幣寬鬆(QE)之際,人民幣價格大幅度向下貶值可能引起資本流出。此外,人民幣趨勢轉貶,也可能收縮境內流動性,對於境內的信貸情況以及房地產市場有雪上加霜的效果。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人民幣連日大跌 專家:房價泡沫破滅開始信號
人民幣即期匯價三年最大單日跌幅 走貶呈趨勢
法國媒體:中國人民幣的煙霧彈 ?
外媒:國際熱錢轉向 預期人民幣貶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